找到相关内容3845篇,用时22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

    的坐在床头。基于尊重别人的隐私,元真并没有问元满夜晚到那儿去了。接著小说叙述丰悦大师因有些感冒而不能起身做早课,连早斋也个别在寮房中吃,直到早上九点才神清气爽的来到大殿。  不久,突然接到本山通知派元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464768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涅盘,而选择在拘尸那罗此一小土城般涅盘。佛说此处实非小土城,过去极大富乐,升平祥和。时佛为转轮圣王,名大善见,请上尊沙门梵志至拘尸那罗城大殿中,亲自以上妙饮食、澡水、上座、床具供养上尊沙门梵志。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
  • 红尘外的茶香

    求法心切,不甘就这么回去,更不会跟他上什么京城的大寺庙去了。只说要多留几日。  知尘帮一德提着香袋,送他出山门。走到大殿时,却看到赵州老和尚在跟一个书生说话。知尘道:“咱们过去听听吧。”  一德撇嘴道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3464888.html
  • 《尊胜陀罗尼经》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

    文殊菩萨,此举对五台山信仰同样具有推波助澜的效果。此像雕成之后,因为国僧尼奏请护送此像至五台山,武氏不淮,所以下令将此像留在太原崇福寺大殿,而另外于五台山造塔供养文殊菩萨。(注97)《广清凉传》认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064915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2)

    买以施寺。陈慧思居南岳,有十四道士因为诬告,受到给侍僧众的处分。后来道众以老病愿奉田数顷以充香积用赎老身,因名为留田庄(《佛祖统纪·慧思传》)。当时寺院还附设质库。如僧曼要建大殿,费用不足,因把什物...宗为太子时,建慈恩寺有十余院,一千八百九十八间。永徽二年(651)仿印度祇园精舍造西明寺,大殿十三所,楼台廊庑四千区,武后时令天下人出一钱造大像。狄仁杰谏疏中说:“今之伽蓝,制过宫阙,穷奢极壮,画绩尽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365221.html
  • 元代内地畏兀儿僧徒佛事活动辑考

    之一。初建于南诏,名补陀罗寺,后逐渐衰微,仅剩下残垣断壁。元大德五年(一三O一),在当地畏兀儿官员阿昔思的主持下另建圆通寺。寺有大殿三间和钟楼、鼓楼,两侧建宝塔各一,方丈、云堂、僧舍应有尽有。殿与殿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5965833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愁人?”  北京广安门内报国寺(又名大慈仁寺)大殿联说:  “广长舌在无言表;清净身参非色间。”  从这副对联的意旨,可见禅师对苏轼这首诗的普遍反映。  50  真实不虚大慈悲,度一切苦厄;  意识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

    翌年大悟,承其法嗣。定念圆寂后,赴金山寺潜修 多年,又人终南山潜修3年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回天宁寺任方丈。10 余年间修复各大殿,楼阁厢庞,僧舍连云,达600余间,田8700亩。民国2 年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1365997.html
  • 如何把佛法发挥于企业经营之探讨

    ,所以很怕,很怕孤单,很怕寂寞。因此,我们的庄严世界,第一个开始造的,就是千莲台。这个千莲台,即是可以放骨灰的地方,这是根据我的一个梦而设计的。梦里我在一个大殿里,里面有佛像等等,我走出殿门的时候,我...

    沈家桢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1266189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

    职司到堂,依次就座用膳。饭后再绕佛经行,送到大殿上,依次排列位置,再礼佛就位。一般称之为“送位”。晚课以后,各新请的职事,便到方丈礼座就职。方丈则预备茶果款待,更当面加以训勉、告诫,尽心职务,遵守清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466288.html